移液管是用來準確移取一定體(ti) 積的量器,是一種量出式儀(yi) 器,用來測量它所放出溶液的體(ti) 積。其下端為(wei) 尖嘴狀,上端管頸處刻有一標線,是所取的準確體(ti) 積的標誌。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型玻璃管稱為(wei) 吸量管。

移液管的使用步驟
1、使用前檢查
①檢查移液管的管口和尖嘴有無破損;
②檢查移液管標記、刻度線是否清晰;
③檢查是否已校正且在校期內(nei) ;
④檢查清潔程度。
2、潤洗
搖勻待吸溶液,將待吸溶液倒一小部分於(yu) 一潔淨的小燒杯中,用濾紙將潔淨的移液管 尖duan內(nei) 外的水分吸幹,並插入小燒杯中吸取溶液,當吸至移液管容量的1/3時,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,取出,橫持並轉動移液管,使溶液流遍全管內(nei) 壁,將溶液從(cong) 下端尖口處排入廢液杯內(nei) 。如此操作,潤洗3-4次後即可吸取溶液。(注:吸出的溶液不能流回原瓶,以防稀釋溶液。)
3、吸液
將用待吸液潤洗過的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麵下1~2cm處,用吸耳球吸取溶液(注意移液管插入溶液不能太深,並要邊吸邊往下插入,始終保持此深度)。當管內(nei) 液麵上升至標線以上約1~2cm處時,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(此時若溶液下落至標線以下,應重新吸取),將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麵,並使管尖duan接觸待吸液容器內(nei) 壁片刻後提起,用濾紙擦幹移液管或吸量管下端粘附的少量溶液。(在移動移液管或吸量管時,移液管或吸量管需保持垂直。)
4、調節液麵
左手另取一幹淨小燒杯,將移液管管尖緊靠小燒杯內(nei) 壁,小燒杯保持傾(qing) 斜,使移液管保持垂直,刻度線和視線保持水平(左手不能接觸移液管)。稍稍鬆開食指(可微微轉動移液管或吸量管),使管內(nei) 溶液慢慢從(cong) 下口流出,液麵將至刻度時,按緊右手食指,停頓片刻,再按上法將溶液的彎月麵底線放至與(yu) 標線上緣相切為(wei) 止,立即用食指壓緊管口。將尖口處緊靠燒杯內(nei) 壁,向燒杯口移動少許,去掉尖口處的液滴。將移液管或吸量管小心移至承接溶液的容器中。
5、放液
將移液管或吸量管直立,接收器傾(qing) 斜,管下端緊靠接收器內(nei) 壁,放開食指,讓溶液沿接收器內(nei) 壁流下,管內(nei) 溶液流完後,保持放液狀態停留15S,將移液管或吸量管尖duan在接收器靠點處,靠壁前後小距離滑動幾下(或將移液管尖duan靠接收器內(nei) 部旋轉一周),移走移液管。
6、清洗
▲較幹淨的移液管用自來水衝(chong) 洗後,用蒸餾水洗滌三次即可;
▲移液管用水衝(chong) 洗不幹淨時,需要用鉻酸洗液洗滌;
▲若移液管內(nei) 部汙染嚴(yan) 重,則應當用洗液浸泡15分鍾至數小時再清洗。
判斷標準:
洗淨的移液管內(nei) 壁能夠被水均勻潤濕而不應有掛水的現象;液麵與(yu) 移液管接觸處形成正常的彎月麵。
使用移液管注意事項
▲ 移液管(吸量管)不能移取太熱或太冷的溶液;
▲ 在同一實驗中應盡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;
▲在使用吸量管時,為(wei) 了減少測量誤差,每次都應從(cong) 最上麵刻度(0刻度)處為(wei) 起點,往下放出所需體(ti) 積的溶液,而不是需要多少體(ti) 積就吸取多少體(ti) 積;
▲ 移液管使用完畢後,立即清洗幹淨,置於(yu) 移液管架上。
施啟樂(le) 深耕實驗室器皿清洗領域多年,根據器皿形狀、材質、汙染物等各方麵因素,開發出多款清洗模塊,應用於(yu) 實驗室器皿自動清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