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主頁 > 技術文章 > FDA發布注射劑產品中可見異物的檢指南草案

技術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FDA發布注射劑產品中可見異物的檢指南草案

時間:2021-12-24 點擊次數:2274

    美國FDA於(yu) 2021年12月16日發布了《注射劑產(chan) 品中可見異物的檢查》指南草案,幫助製藥企業(ye) 建立檢查檢測標準及方法,確保其注射劑不含可見異物。

    指南源於(yu) FDA對“可見異物會(hui) 危及患者安全"的擔憂。FDA引用了已發表的涉及嚴(yan) 重不良事件的病例報告,這些不良事件包括感染、靜脈和動脈栓塞以及內(nei) 髒器官內(nei) 的微栓子、膿腫和肉芽腫。在注射部位,患者還發生過靜脈炎、肉芽腫和局部感染。

    根據FDA網站數據顯示,FDA2021財年前六大召回原因分別是微生物汙染、含未標識成分、亞(ya) 硝胺雜質相關(guan) 問題、甲醇汙染(洗手液)、注射劑微粒問題、包裝標簽錯誤,總計占召回比例的70%以上。FDA2020財年注射劑召回事件共16起,注射劑微粒問題占5起。注射劑微粒已成為(wei) 目前FDA召回的主要原因之一,同時,也被視為(wei) 召回問題中風險性最高的問題。

    FDA指出,注射產(chan) 品的每個(ge) 單位都應在最終容器中且在貼標前進行目檢。目檢可以使用人工、半自動或自動檢測技術進行。自動檢測既可以替代人工目檢,也可以作為(wei) 一種額外的檢測手段,這種技術可以勝任注射劑可見異物檢測及燈檢無法*湊效的產(chan) 品檢測。

   《中國藥典》對不溶性微粒檢查法的規定也越來越翔實,越來越嚴(yan) 格。有數據顯示,2010年至今,在中國因藥品質量問題召回的產(chan) 品,大多是注射劑,召回原因中“可見異物項"不符合規定出現的頻次最多。近年來,全國多地出現藥企因注射劑可見異物被國家藥監部門罰沒,既為(wei) 企業(ye) 增加了經營負擔,又引發了群眾(zhong) 對用藥安全的擔憂。可見異物檢測已經成為(wei) 保障藥品安全的重要舉(ju) 措之一。

    傳(chuan) 統藥品生產(chan) 過程中可見異物的主要檢測措施是人工逐瓶(袋、支)進行燈檢,但因其局限性,使得企業(ye) 藥品質控存在一定難度和風險。全自動可見異物檢測儀(yi) 可以很好的彌補人工燈檢的不足。

    施啟樂(le) VIDI3860全自動可見異物檢測係統集自動進樣、檢測、數據處理等全自動檢測功能於(yu) 一身,具備數據備份、審計追蹤、權限分級等多項能力,其搭載的“軌跡追蹤"技術,實現了可見異物的準確計數和定量,讓可見異物檢測變得更簡單、更穩定!

    啟樂(le) 專(zhuan) 注於(yu) 科學儀(yi) 器的研發與(yu) 生產(chan) ,為(wei) 藥品安全保駕護航!

微信圖片_20210706160024.jpg





版權所有 © 2025 BV伟德滚球下载 技術支持: GoogleSitemap

聯係方式 二維碼

服務熱線

13958586395

掃一掃,關(guan) 注我們(men)